越來越多資金涌入三板市場搶籌,而計劃加速掛牌進場融資的企業也是越來越多。但新三板市場并不像一些中介描述和企業想象的那樣容易,扎扎實實做好主業、完成信息披露,同時按照審核的流程一步一個腳印上臺階才是真正的王道?!?/span>
隨著農歷新年后做市商三板公司股價的瘋漲和昨日指數的推出,越來越多資金涌入三板市場搶籌,而計劃加速掛牌進場融資的企業也是越來越多。
調查發現,盡管采取的是靈活審核的“準注冊制”,但新三板市場并不像一些中介描述和企業想象的那樣是“想上就上的公共汽車”,扎扎實實做好主業、完成信息披露,同時按照審核的流程一步一個腳印上臺階才是真正的王道。
中介機構專業水準受考驗
在新三板掛牌,相關公司的信息披露要做到完整、真實,不僅是對公司本身的要求,更是對保薦券商、會計師等中介機構的專業水準提出了高要求。
虧損企業須自證生存能力
虧損公司可以在新三板掛牌,并不等于虧損公司可以放棄盈利的努力,相關反饋意見的數量同樣不少。
虧損公司應就虧損原因、未來發展情況、未來發展方向、公司就目前持續虧損原因所制定的應對措施及改進方案等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進行詳細分析說明;請公司結合報告期內收入、支出及未來發展規劃編制未來發展盈虧平衡計劃表;請公司說明公司未來發展中資金來源情況。
小貸公司重在經營風險提示
在新三板,小貸公司的掛牌熱情高漲。
對于小貸公司監管的焦點,利率首當其沖。對于新的金融形式,新三板的監管面臨挑戰。
“污點”公司監管方向明確
對于一些歷史上曾有過“瑕疵”的公司而言,其要在新三板上市,如何對之進行監管,反饋意見給出了明確的監管方向。